一、定义与概述
矿用U型钢是一种横截面呈“U”形的热轧型钢,主要用于煤矿巷道支护,属于被动支护体系。其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及韧性均较高,可多次重复使用,广泛应用于深部复杂巷道、松软煤层巷道的二次支护及穿山隧道支撑。
二、核心特点
力学性能优异
抗拉强度≥575MPa,屈服强度≥400MPa,伸长率≥26%,冲击功≥54J(20℃)。
可缩性与稳定性
适应围岩变形,通过壁后充填实现均匀受压,避免支架破坏。
环保经济
回收复用率高,减少坑木使用,降低环境负担。
三、型号与规格
根据国标GB/T 4697-2008,我国矿用U型钢主要型号包括:
U18(腰定位,承载力低,现较少生产)
U25(腰定位)
U29(耳定位)
U36(耳定位,主流型号)
U40(新增型号,承载能力更强)
典型参数(以U36为例):
高度:138mm
宽度:31.5mm
厚度:17mm
理论重量:35.87kg/m
抗弯截面模量:1244.75cm³
四、结构组成
顶梁
圆弧拱形设计,单节或多节组合,适应不同巷道断面。
柱腿
三种形式:上部圆弧+下部直线、全曲线单曲率、全曲线双曲率,底部焊接底座。
连接件
卡缆或螺栓夹板,提供预紧力,确保摩擦阻力稳定。
架间拉杆
增强支架纵向稳定性,形成整体支撑结构。
背衬材料
岩石或木楔填充,改善受力分布。
五、应用场景
煤矿巷道支护
深部复杂巷道、松软煤层巷道的二次支护。
隧道工程
穿山隧道的临时或永久性支撑。
特殊工况
采准巷道交岔点、高应力区域的强化支护。
六、优势对比
承载能力 | 可缩性,适应变形 | 刚性,易破坏 | 较低,适合轻型结构 |
安装效率 | 快速搭设,维修量小 | 施工复杂,维修频繁 | 施工便捷,但强度有限 |
环保性 | 回收率高,减少木材消耗 | 木材消耗大 | 环保性一般 |
适用场景 | 松软围岩、深部巷道 | 硬岩、浅层巷道 | 光伏支架、轻型建筑 |
七、安装与维护
安装流程
放线定位→挖柱窝→立柱→上顶梁→连接件固定→架间拉杆加固→背衬填充。
关键控制
支架垂直度偏差≤1°,扭斜度偏差≤5°,棚距误差±50mm。
维护要点
定期检查焊缝、连接件松动情况,及时补强或更换。
八、行业标准与技术趋势
标准依据:GB/T 4697-2008《矿山巷道支护用热轧U型钢》。
技术发展:
智能化监测:集成传感器实时监测支架应力与围岩变形。
复合材料:探索高强轻质合金替代传统钢材,提升耐腐蚀性。
九、常见问题
Q:U型钢与槽钢有何区别?
A:U型钢截面为“U”形,专用于矿井支护;槽钢为“凹槽形”,多用于建筑结构,力学性能侧重不同。Q:如何选择U型钢型号?
A:根据巷道断面、围岩压力及地质条件选择,U36适用于大断面深部巷道,U29适合中等压力环境。
如需更详细技术参数或施工案例,可参考《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相关论文或企业技术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