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成都钢材批发市场正经历一场成本与利润的博弈。铁矿石和焦炭价格持续下跌,长流程钢厂虽面临亏损,但短流程钢厂因电耗成本高企,亏损幅度已扩大至吨钢200元左右。与此同时,北方钢厂产能释放预期增强,叠加下游需求季节性走弱,钢材批发商与贸易商亟需调整策略以应对价格压力。本文将深度解析成本支撑减弱的核心因素,并为行业参与者提供前瞻性建议。
一、原料价格下行:成本支撑的“双刃剑”
近期,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跌至702元/吨,焦炭更完成第五轮提降,冶金焦价格累计下降250元/吨以上。对于钢材批发环节而言,原料成本下降本应缓解压力,但成材端价格同步走低,导致钢厂利润空间被压缩。尤其是短流程钢厂,因废钢价格坚挺,亏损周期已超一个月,广西等地钢厂甚至自发减产止损。
二、短流程钢厂的“电耗困局”
与长流程钢厂相比,短流程工艺对电力依赖度高,2025年夏季高温推升用电成本,进一步加剧亏损。数据显示,内蒙古地区高碳铬铁冶炼成本已降至6924-7262元/50基吨,但短流程钢厂仍难以扭转颓势。市场分析师指出,若成材库存累库超预期,钢厂或被迫加大促销力度,进而冲击批发端定价体系。
三、产能释放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
北方钢厂在盈亏平衡线附近徘徊,但产能释放预期强烈。据行业动态,部分长流程钢厂计划6月增产,而成都本地需求受降雨影响持续走弱,建筑钢材现货价格已暗降40元/吨。贸易商需警惕“低价竞争”风险,合理规划库存周期。
贸易商突围:促销策略与成本管控
面对波动市场,钢材批发商可采取以下措施:
动态采购:结合铁矿石价格波动(62指数均价或跌破95美元),分批锁定低价原料;
渠道优化:通过线上贸易展览提升品牌曝光,吸引精准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