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冷热价差扩大至350元/吨,冷轧价格领跑西南,库存创三年新低

2025-08-23 7

概述:自7月份钢材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以来,成都市场热轧板卷冷轧板卷之间的价差发生了显著变化。成都市场的冷轧板卷价格逐渐在西南地区脱颖而出,成为区域内的高价标杆,与热轧板卷的价差从150元/吨扩大到350元/吨的正常水平。在价格普遍下跌的背景下,成都市场冷轧价格却表现出强劲的抗跌性,与重庆、贵阳市场相比,分别高出50元/吨和30元/吨。资源分布的错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成都市场的冷轧库存从平时的1.5万吨减少到1万吨,常用规格供应趋紧,使得价格在周边市场及热轧价格持续下跌时,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

一、价格升至区域最高

进入2025年以来,成都市场的冷轧板卷价格一直处于西南区域的中等水平。然而,从二季度开始,成都的价格逐渐赶超重庆,并持续领先。在五月份,由于需求疲软,贸易商为减轻出货压力,减少了订货量,使得成都市场与贵阳的价差逐步缩小。七月份钢材市场的反弹使成都冷轧价格在七月下旬升至区域最高。尽管八月份受期货市场影响,价格开始回调,但成都市场的价格依然坚挺,价差逐渐拉大,目前高于重庆市场50元/吨,高于贵阳市场30元/吨,这是近两年首次出现成都市场同时高于其他两地市场超过一个月的情况。

二、冷热价差回归正常

年初,成都市场的冷热价差较高,一度达到550元/吨。随着需求持续下滑,热轧需求略好于冷轧,导致热轧价格跌幅小于冷轧,价差逐步缩小,最低至150元/吨。这种低价差使得钢厂生产接近盈亏平衡线,减少了冷轧的生产积极性。冷轧资源供应减少,热轧资源供应增加,市场平衡被打破,价差逐渐扩大至正常范围,最近已恢复到350元/吨。

三、库存降至年内最低

虽然年后市场未出现预期中的“开门红”,但库存上升至一定水平后,便进入了持续的降库阶段。整体库存压力不大,较往年峰值下降了约30%。在价格持续下跌的过程中,库存缓慢减少后有所增加,五月份达到峰值,之后由于贸易商减少订货和钢厂发货量的减少,库存持续下降,目前已达到年内最低值1万吨,刷新了近三年的最低库存记录,多数常用规格处于紧缺状态,并且低库存状况可能持续到九、十月份。

四、总结

物以稀为贵,成都市场贸易商目前挺价意愿强烈,在周边市场降价时,也不愿轻易低价出售。并且商家反馈近期钢厂加大了终端直供比例,市场流通资源减少,加上本月钢厂累计上调订货成本60元/吨,底部有成本支撑。因此笔者认为,在区域性资源错配加剧的现状下,即使近期价格持续回落,成都冷轧价格的下跌速度也将慢于周边市场,待行情反弹时,价格上涨空间会更大。


上一篇:早报:预计今日上海中厚板价格稳中探涨
下一篇:期螺震荡下的稳价博弈:成都钢材市场持稳运行,区域价差持稳静待需求回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