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筑钢材市场稳中偏强:短期反弹可期,淡季压力犹存

2025-06-16 27


6月16日,成都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呈现稳中偏强的运行态势,现货价格较前一日上涨0-20元/吨,市场成交氛围较前期有所回暖。这一现象背后,既有宏观政策与经济数据的支撑,也受到行业供需矛盾、成本波动及市场情绪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结合当前市场动态与行业趋势,成都建筑钢材市场的短期走势与长期挑战值得关注。

一、市场现状:稳中探涨,成交放量

今日成都建筑钢材市场价格整体保持稳定,部分商家试探性小幅上调报价,但实际成交中仍存在暗降出货的情况,反映出市场观望情绪依然浓厚。早盘时期螺震荡上行,带动市场情绪,但终端用户采购意愿尚未完全释放。午后期螺继续上涨,低价资源逐渐减少,部分终端用户开始进场采购,成交氛围趋于活跃。据数据显示,6月16日全国建筑钢材成交量总计110,235吨,日环比增长8.25%,显示出市场需求的短期回暖。

二、成本与供需:成本上升,利润承压

从成本端来看,6月16日76家独立电弧炉建筑钢材钢厂平均成本为3260元/吨,环比增加3元/吨,而平均利润为-128元/吨,谷电利润为-26元/吨,环比下降5元/吨。唐山迁安普方坯资源出厂含税价上调20元至2920元/吨,进一步推高了生产成本。然而,需求端并未出现明显改善,尤其在淡季特征愈发明显的背景下,终端需求整体偏弱,制约了价格的反弹空间。

三、宏观数据:经济稳中向好,但房地产拖累明显

宏观经济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反映出经济整体运行态势对钢材市场有一定的支撑作用。然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7%,5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显示出房地产行业对建筑钢材需求的拖累仍在持续。与此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6%,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5%,为钢材市场提供了一定的需求支撑。

四、行业展望:强化自律,共建良性生态

济源钢铁董事长李玉田指出,钢铁行业面临供需失衡等挑战,企业需推进相应经营准则控产,并呼吁全行业强化自律,共建良性生态。这一观点凸显了当前钢铁行业在产能过剩、需求疲软背景下的困境。对于成都地区而言,如何在短期内抓住市场情绪带来的价格上涨机会,同时应对淡季需求疲软的长期压力,成为市场参与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五、短期走势:情绪推动反弹,但空间有限

短期内,在市场情绪的推动下,成都建筑钢材价格仍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期螺的上涨与宏观数据的稳中向好为市场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尤其是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的增长,有望带动部分需求释放。然而,随着淡季特征的愈发明显,终端需求整体偏弱的局面难以根本改变,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价格的反弹空间。此外,行业成本上升与利润承压的现状,也使得市场参与者在价格上涨中面临更大的风险。

六、长期挑战:供需失衡与行业自律

从长期来看,成都建筑钢材市场面临的核心挑战仍是供需失衡。尽管宏观经济数据整体向好,但房地产行业的低迷对建筑钢材需求形成了显著拖累。与此同时,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依旧突出,企业需要在控产与强化自律之间找到平衡,以避免恶性竞争与价格战的加剧。济源钢铁董事长李玉田的呼吁,正是针对这一行业痛点的深刻反思。

七、建议与策略

1. 把握短期机会,谨慎操作

市场参与者应密切关注期螺走势与宏观政策变化,抓住短期情绪推动的价格上涨机会,但需避免盲目追高。在实际成交中,可采取灵活的定价策略,结合市场需求与库存情况,适时调整报价。

2. 加强行业自律,共建良性生态

钢铁企业应积极响应行业呼声,强化自律意识,避免过度竞争与价格战。通过控产、优化生产结构等方式,减轻市场供需压力,共同维护行业健康发展。

3. 关注宏观数据,把握需求节奏

宏观经济数据的变化对建筑钢材市场有着重要影响。市场参与者应密切关注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与制造业投资等数据的发布,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需求波动。

4. 提升成本控制能力,缓解利润压力

在成本上升与利润承压的背景下,企业应加强成本控制,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通过期货套保等方式,对冲价格波动风险,保障经营稳定性。

八、结论

6月16日成都建筑钢材市场的稳中偏强态势,是短期市场情绪与宏观数据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价格仍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但淡季需求疲软与行业供需失衡的挑战不容忽视。市场参与者应理性看待当前市场走势,既要抓住短期机会,也需为长期挑战做好准备。通过强化行业自律、优化经营策略与提升成本控制能力,成都建筑钢材市场有望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实现稳健发展。


上一篇:周报:全国冷轧板卷价格偏弱运行 冷轧库存持续上涨(6.6-6.13)
下一篇:热轧板卷价格稳中上行 预计明日窄幅震荡为主
最新文章: